石油需求需要3年时间才能恢复?需求端疲软拖累油价四连跌!
周一(9月7日)因美国劳动节假期市场总体较为平淡,有关英国脱欧及全球原油需求前景成为市场焦点所在,日内WTI原油进一步下探至日内低位38.56美元,刷新自6月19日以来近三个月新低,尽管油价其后辗转回升至39.0美元上方整固,但最终仍录得连续四日下跌,后市该如何研判?
毫无疑问,全球经济自3月份疫情以来有所复苏,据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进一步回升52.5,录得连续2个月维持于50荣枯线水平上方;而上周五(9月4日)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总体表现良好,其中美国8月失业率下降至8.4%,录得连续第四个月反弹。
但上述因素似乎仍不足以支撑油价持续维持于沙特与俄罗斯爆发“价格战”前的高位水平(41.30美元),周一(9月7日)有关沙特全面下调亚洲和美国的所有品级的原油售价引发市场对石油需求前景的担忧,而国际能源署(IEA)亦表示,尽管预计经济不会进一步放缓,但目前似乎并未出现大规模的石油库存消耗,且炼油行业也并未出现强劲回升。
事实上,周一(9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原油进口量为4748万吨,尽管该数字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月度平均水平1011万桶/,但仍远低于2020年6月创下的月度高位1294万桶/日。
而另一个原油消费大国美国则因消费旺季美国夏日驾驶季临近结束、油厂即将季节性停产检修等因素显示出需求放缓的倾向。美银美林预计,即使生产出了新冠疫苗,全球原油需求需要仍需3年时间才能从得以恢复。
鉴于OPEC+已于8月削减减产幅度至770万桶/日,尽管伊拉克等国的补偿性减产令OPEC+实际增产幅度有限,但在全球原油需求疲软下若OPEC+未能释放更坚定的减产决心,油价恐迎来进一步修正行情。
纳斯达克指数暂时企稳于11300,惟英国脱欧再来搅局!
市场的另一个焦点为纳斯达克指数表现,目前纳指企稳于短期关键支持11300上方,尽管美国失业率的靓丽表现令市场担忧美联储短期内将难以释放进一步宽松举措,这令美股尤其为估值较高的科技股大幅回调,但考虑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此前宣布将2%的通胀目标调整为平均通胀目标(AIT),其后更进一步表示不会过早撤回对经济的支持,称不想让通胀跌至接近零,笔者预计美联储短期内总体宽松的倾向有助于美股高位整理。
不过,本周迎来的英欧贸易谈判需引发市场关注,目前英国表示签署协议的最后期限为10月15日,并有望将于本周出台内部市场法案,一系列消息引发市场对英国最终“无协议脱欧”的担忧,若有更多证据显示双方并无妥协意愿,市场风险偏好的回落或有助于美元走强并令油价承压。
投资者日内可重点关注欧元区二季度GDP数据,预计在周四(9月10日)欧央行利率决议公布前欧元或受累于市场对欧央行进一步宽松预期而承压。此外,本周API原油库存将调整至周四公布。
WTI原油走势预测:39.0美元或再度被击穿,中期目标指向34.50美元
日线图显示,油价在击穿41.30美元后持续下挫,尽管目前暂时企稳于39.0美元上方,但在失守日线图三角形整理后整体跌势短期难以改变,预计油价于短期内再度击穿39.0美元后或于37.80-38.0区域存在一定支持,但中期目标仍将指向34.50美元水平。